谁动了“我”的压岁钱?
时间:2021-02-07 阅读:1181
它来了,它来了!
春节带着假期走来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红包马上就会有~
新春佳节,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穿新衣,走亲戚,开开心心收下长辈的压岁钱。可往往开心不到几个小时,家长就会用一句“你还小,我先替你存着”为借口收走孩子手中的压岁钱。
很多父母觉得发压岁钱作为一种节日习俗,亲友送给自家孩子的压岁钱,自己同样要回赠给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压岁钱其实是大人之间的礼尚往来,理应归父母所有。
那么,这种想法是否正确?“我”的压岁钱究竟属不属于“我”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也就是说,孩子对于自己获赠的压岁钱享有所有权,父母可以代为管理,但不得私自挪用。
法官提醒
长辈给的压岁钱是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自主管理压岁钱的能力。作为家长,代为保管孩子的压岁钱是合理的,但事前一定要与孩子沟通,不能因为孩子年幼而忽略他们的感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也可以让孩子自主管理部分压岁钱,让他们自己决定压岁钱的使用,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