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云庭审”
作者: 猇亭法院 时间:2022-04-28 阅读:445
“原告,图像声音是否清晰流畅?”
“可以。”
“被告,图像声音是否清晰流畅?”
“可以。”
“第三人,图像声音是否清晰流畅?”
“可以。”
“好的,下面即将开始开庭,请大家做好准备。”
2022年4月27日,猇亭法院利用互联网线上开庭审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法官与多名异地当事人“隔空对话”,打破了疫情对庭审活动的限制,实现了诉讼过程“零接触”,既给当事人提供了便利,又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该起案件有多名被告及第三人,且居住在北京、四川、山东等地,案件立案后当事人所在地突发疫情,法官考虑到当事人不便到猇亭法院参加诉讼的难处,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决定通过互联网开庭的方式审理该起案件。
在开庭审理之前,法官及书记员对设备进行反复测试,因双方当事人较多,庭审前审判员组织各方当事人建立庭前证据交换群,将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扫描发送到交换群里,使当事人提前准备质证内容,避免了远程庭审举证质证时间过长或者举证不便的问题,并耐心的向当事人指导、讲解操作流程,告知线上开庭的各种注意事项。
伴随着法官手里的法槌敲响后,整场庭审信号稳定、声音清晰、过程流畅,举证、证人作证、质证等环节完整有序推进。最后,双方当事人通过“云平台”对庭审笔录进行签字确认,保证庭审公正公开,案件有据可查。这场跨越了三千多公里的庭审,在审判人员、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
近年来,猇亭法院充分运用“网上立案”“远程会见”“电话+线上调解”等办案模式,积极引导不便出庭的当事人完成“线上”诉讼,满足当事人诉讼需求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利用“智慧法院”这把钥匙,架起司法为民与公正司法的桥梁,实现了审判不打烊,公正不掉线。